首页 > 岛遇 > 正文

从摄影师的暗房走出,我手里攥着的是苏北北在《岛遇》里留下的134张定格和9段无声胶片。它们像被海盐晒过的底片,带着潮湿又明亮的质感,让人忍不住想重新冲洗一次,把每一粒银盐都放大成一段可以呼吸的记忆。

那天我们登的是一座尚未被导航收录的小离岛,地图上只标了一个模糊的“屿”字,潮涨时它像一枚碎贝壳,潮落时才露出完整的月牙形沙脊。苏北北比我们早一班船抵达,她蹲在码头尽头,用一次性胶片机给一只寄居蟹拍特写。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一条通往海底的通道。我喊她名字,她抬头,额前的碎发被海风吹成凌乱的旗帜——那一刻,我知道镜头已经提前开机。

第一组画面在礁石区完成。她穿的是一件洗到泛白的牛仔衬衫,袖口卷到肘弯,露出被紫外线吻过的浅咖色皮肤。我让她把脚踩进潮汐池,镜头里水纹刚好没过脚踝,像给她套了一双透明的袜子。快门按下的瞬间,一只小章鱼从石缝里探头,触腕划过她脚背,苏北北没躲,只是低头笑,那笑意被海水折射成碎钻,直接嵌进底片。134P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张——没有刻意摆姿,却比任何精心设计的pose都更有生命力。

1

午后我们挪到岛心的废弃灯塔。塔身被盐雾啃噬出斑驳的肌理,像一块巨大的风化珊瑚。苏北北换上亚麻长裙,光脚爬旋转楼梯,裙摆摩擦铁栏杆发出沙沙声,像有人在旧唱片上倒带。塔顶风很大,她不得不一手按住头发,一手扶着栏杆,背对镜头的肩胛骨在布料下起伏,像一对即将振翅的鹭。我退到墙角,用长焦压缩空间,让天空的积云和她形成对角线构图。9V里第二段视频记录的正是这个场景:风把她的声音撕成断续的短句,镜头却稳稳地抱住她,像抱住一朵不肯落地的浪花。

傍晚退潮,沙滩裸露出大片水洼,倒映出熔岩般的晚霞。苏北北提议拍一组“倒影双重曝光”。她蹲在水洼边,把脸贴近水面,波纹荡开时,她的五官被拉长、扭曲,又迅速复原。我躺在沙滩上,相机几乎贴着地面,用慢速快门捕捉她伸手搅动水面的动作——手指划出的每一道弧线都在晚霞里燃烧,像一场微型烟花。这组照片后来被粉丝称为“人鱼登陆”,其实不过是水和光的共谋。

夜色降临,我们在灯塔底层生了一堆火。苏北北把白天捡的贝壳摊在火光里,用手机补光拍微距。火舌舔上她指尖的贝壳边缘,把螺旋纹理烤成流动的金线。我关掉机顶闪,只靠火光曝光,她的侧脸被映成琥珀色,睫毛在颧骨投下细碎的阴影,像两片搁浅的黑蝶。134P的最后一张定格在她把贝壳贴在耳边的瞬间——火堆突然爆出一粒火星,照亮她瞳孔里的整个银河。

收工回民宿的路上,她走在前面,凉鞋踢着碎珊瑚,发出咔啦咔啦的声响。我故意落后几步,用随身卡片机拍她的背影:T恤下摆被风鼓起,像一面投降的白旗,又像一只不肯靠岸的帆。那一刻我忽然明白,所谓“岛遇”,不过是把一个人原本就有的光,交给海风和礁石重新折射一遍——而苏北北的光,早在第一缕晨雾升起时就准备好了。

在线浏览: 【岛遇】抖音苏北北合集【134P 9V】

此刻整理这些影像,我仍能在每张照片的颗粒里摸到盐粒的粗粝,在每一帧视频的噪点里听见浪声。苏北北不是模特,她是潮汐本身,是那座小岛在呼吸时偶然吐出的一个气泡,而我们恰好按下了快门——仅此而已,却足够让134个瞬间和9段沉默,成为比岛屿更恒久的存在。

猜你喜欢
文章评论已关闭!
picture loss